close

多個孩子最怕遇到生病,總是一個接一個,好像接力賽一樣考驗媽媽的耐力。

20140709_01  

上上週由寬寬開始,連續幾天發高燒,吃了退燒藥沒多久就會再燒起來,直到第四天出現紅眼症,扁桃腺發炎而且有膿泡,醫生才判定是腺病毒,寬寬從來沒有連續發燒這麼多天,媽咪真的很擔心,醫生說過了第七天還不退就要去醫院抽血檢查,還好第七天晚上燒退了以後就沒再發燒,接著是輕微的流鼻涕和咳嗽。

寬寬退燒隔天換之獻先是出現紅眼,接著幾天高燒,不知道是否因為有寬寬的案例在先,醫生直接對症下藥,之獻發燒只持續約四天,但接著的咳嗽、流鼻涕比寬寬嚴重得多,雖然我們把寬寬和之獻關在自己的房間內,這兩天妹妹和小四還是無法避免的發病了。

上週六小四就輕微發燒了,到半夜過38.5度才給他吃退燒藥,還好週日早上還有看診,帶他看醫生時醫生居然聽到可怕的症狀,說小四心跳有雜音,問我有沒有做過心功能檢查,我說沒有,醫生說發高燒時心跳和血流比較快,有可能是功能性心雜音,退燒再去復檢如果沒雜音就算正常,就因為這樣所以昨天帶小四回診時因為指定醫師而等到11點,順便帶妹妹一起看病,妹妹等到都快睡著了,這次去小四的心雜音變小了,醫生說應該是功能性心雜音,心臟功能沒有問題,真讓媽媽擔心了兩天,正放下一顆心時醫生發現小四和妹妹的咽喉有破洞,是腸病毒的症狀,我哩咧!最好是所有的病毒都來集合啦!看完病張小妹已經無力了,還好提早叫老公來接,老公很聰明的帶了推車,不然就要抱張小妹了,回到家吃完藥上床已經超十二點,真是折騰人呀!

在發燒期間,必須細心觀察病人的活動力,雖然高燒時會無力,但燒退了活動力十足就算正常,所以我都不到半小時就量一次耳溫,不時的提醒小朋友喝水,連夜晚睡覺也不敢鬆懈,每晚要幫小朋友量好幾次耳溫,可能是睡眠時期用藥隔的時間較長,通常半夜都要再吃一次退燒藥,出生至今沒吃過藥的小四,這次終於無法避免,還好小四算是好餵藥的類型,希望小朋友們趕快恢復健康。

20140709_02  

 

20140709_03

 

20140709_04

 

20140709_05   


上網查了腺病毒的資料:

何謂腺病毒:腺病毒,顧名思義。乃是因其對身體內的腺體或淋巴組織有強烈感染力,腺病毒是眾多人類能致病的病毒之一,在幼兒呼吸道感染(俗稱感冒)中,腺病毒排名第二(僅次於呼吸道融合病毒)。從健康者身上也可發現有潛伏性(無症狀)的腺病毒存在。
腺病毒大部分經由飛沫傳染,少部分由糞便接觸感染。

好發年齡:一般潛伏期5~7天左右,容易侵犯六個月至五歲小孩,佔兒童呼吸道感染10~30%。

不同季節不同差異:在冬、春的冷季節中以「呼吸道」為多;春、初夏的「熱季節」則以合併結膜炎為多。病狀頗似「普通感冒」,以高燒、咳嗽、流鼻水、咽炎、咽痛為主。在咽喉炎常發現有濃泡,尤其是二歲以下的幼兒易有「膿泡扁桃腺炎」最典型,疾病的過程約5~7天,但也有少數患者會進入第二星期的。


認識心雜音:

心雜音,簡而言之,是心臟內血流所產生的聲音。這些心臟的聲音或雜音,通常是血液在心臟內流動產生亂流而引起,也可能是個人心臟或血管方面異常所造成的。心雜音主要分為兩大類:功能性雜音(無害的雜音),以及病理性雜音。前者是良性的、無害的,心臟構造並無任何異常;反之,病理性雜音則表示此雜音是由於心臟血管異常所引起的。因此,有心雜音不見得就代表有心臟病。事實上,絕大多數兒童的心雜音是屬於無害的功能性雜音。

有些嬰幼兒的心臟構造和血流完全正常,卻也出現心雜音。這些雜音通稱為功能性的、正常的、無意義的、或無害的雜音。但當兒童的生理狀況不穩定時,聽到功能性雜音的比率會增加,例如:因發燒所造成的高心輸出量、感染或焦慮等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minahome 的頭像
minahome

Mina Home七口之家

minaho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