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小妹和小四隔了三歲,隔了三年家裡突然有了小嬰兒,有一點點老來得子的感覺,這樣講好像太誇張。雖然說已經是第四胎了,但這樣日夜照顧嬰兒超過半年,每分每秒體驗生命的成長,對我卻是第一次的經驗。
除此之外,這半年以來我感覺成長最多的是大之獻,小四不只長相跟大哥像,作息也很相以,睡不多也有點淺眠,但想較之獻嬰兒時期的鬱鬱寡歡,小四明顯開朗許多。所以有時想想會覺得對大之獻很虧欠,在他最需要媽媽的時候,媽媽卻不在身邊,也不是說給長輩托育不好,只是每個孩子的特性不同,有的會特別沒安全感,特別黏媽媽,我們卻無視他的需求,總想著時間久了就會適應,結果到三歲帶回來上幼兒園都沒好轉,還好在幼兒園遇到好老師,一步一步帶著之獻學習,不但鼓勵孩子,也鼓勵父母。
張老大和小四比照
小學一年級,之獻就換了兩個安親班,安親班的老師每天對他的怨言都很多,他捉弄同學、嘲笑老師的行為也讓我們很頭痛,學習進度也跟不上同學,這一年來工作忙碌,家裡又多事,真的感覺到身心俱疲。小四出生後,媽咪決定繼續請育嬰假,有一部份也是為了大之獻,二年級選擇讓他讀學校的課後安親,第一天放學我去接他,他跟我說:「媽媽,這裡的下課時間好長,我以後可不可以一直讀這裡。」我說:「如果媽媽回去上班,你就要回去以前的安親班囉!」之獻:「不要啦!那裡的老師好兇喔!」(唉....)
隔幾天去接他,老師居然稱讚之獻很乖,這可是就學以來從沒聽過的事。又過了一陣子,老師跟我說之獻寫字很漂亮,我想說會不會是剛到新環境,還不好意思做怪,但到今天已經兩個月,除了一次偷跑出校門口被罵以外,都表現很好。所以我就想,也許以前那些行為是壓力的表現,也許潛意識裡不想待在安親班,所以不停的搗蛋,可能是想被趕出去,也可能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,之獻天生就較缺安全感,很需要父母的關愛,結果出生就被送去長輩家,接回來又上整天的幼兒園,上小學前的半年媽咪終於能在家全職陪伴他,那半年應該是他出生以來最快樂的半年吧!
之獻不只課業進步,在家也比較會主動做家事,而且整理玩具和拖地板的工作都做的不錯,已經接近大人的水準,最近他跟我說他終於有好朋友了,在課堂上有,在安親班也有,這表示他的社交能力也進步許多,煩惱這麼多年,終於能稍微喘口氣了。
新家離學校比較近,偶而訓練之獻走路上學
每週二參加學校的直排輪社,笨手笨腳的張老大居然學會溜直排輪,會溜直排輪後,之獻的自信心提升不少。